災區社會工作誕生“汶川模式”
政府出錢購買社工服務
“1+1+1+N”模式擴大社工群體
“義工們不定期組織各種活動,陪我們下棋、教我們唱歌,我們很開心。感謝他們!”最近,汶川縣舉行社會工作推進大會,當地社會福利服務救助中心的姚大爺講述了自己的快樂生活。汶川特大地震後,社會工作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進入汶川,至今已幫助數以萬計的百姓。
會上,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汶川縣闖出了一條西部民族地區加快社會工作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新路徑,值得推廣。
借鑒廣東做法 政府出錢購買社工服務
“我們的服務是面向災區民眾,為‘三孤’人員和青少年提供專業的社會服務和社會支援。”汶川縣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有關人士介紹,因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的需要,2009年底,廣東援建工作組和汶川縣達成共識,正式將社會工作納入重建工作規劃。大本營位於廣州的大同社工也在汶川設立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由此,汶川縣首家民辦社工機構誕生。服務中心除開展震後心理康復等工作外,還開展了羌族兒童和貧困單親家庭服務。
“廣東在社會工作方面的模式很成熟,而且他們的社工進入汶川早,對災區群眾的情況很瞭解。”汶川縣政府領導說,服務中心成立後,廣東援建工作組和汶川政府共同出資424萬元,向中心購買3年服務,“政府出錢購買社工服務,在廣東並非新鮮事,但在汶川還是第一次。”他們看重的是,專業社工一方面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一手資料,一方面能以朋友身份為群眾送去溫暖與關懷。
因地制宜創新 “汶川模式”形成新範本
通過廣東社工傳幫帶,汶川逐漸培養起自己的社工。結合地震災區的實際情況,服務中心從用人模式、打造愛心品牌等方面進行創新。他說,要讓因地制宜的“汶川模式”成為全國尤其是西部地區社會工作推廣的範本。
社工站儘量培養和聘用川籍人士,注重本土化。目前中心的11名社工中,川籍社工有8名,其中6名都是汶川本地人。為調動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參與社工事務,他們還創造性地形成“1+1+1+N”用人模式:即1名高校社工專家+1名汶川本地人社工+1名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生+若干名汶川本土志願者。這種模式讓社工群體迅速蔓延至汶川的13個鄉鎮,並成為廣東、四川等開設的社會工作專業高校的實習基地,接受了百余名實習生。
汶川縣已將社會工作納入當地“十二五”規劃,計畫在未來3年時間,形成具有汶川特色的社會工作制度體系。
目前,汶川社會工作得到民政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共同資助,這也是該基金會首次針對地震災區民辦社工機構開展的試點專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專案官員楊海宇表示,“我們幫助了 ‘雲朵上的花兒——汶川縣高半山區羌族兒童社會化社會工作綜合服務’和‘汶川縣震後特困單親家庭社會支援網路建設’這兩個項目,看重的正是汶川作為地震重災區,率先引入、創新和推進社會工作的範本意義,這對於探索災區和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的價值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