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 個訪客
     

精選文章

 新生精神康復會行政總裁溫麗友
 

2006年6月26日

溫麗友 開放幫助成長

她花了25年時間,協助一群被遺忘的精神病康復者,為他們籌謀打拼,即使被街坊擲死老鼠,也堅持向前。她是新生精神康復會行政總裁溫麗友,早在中學時代,她已投身義務工作,幫助弱勢社群。對溫麗友來說,當義工既可幫助別人,也是成長的過程,「當義工是育人的過程,我們要學會開放自己、與人接觸」。「這是一種改變人的工作,我們要協助他們由依賴變成獨立……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精神病,這是不能控制的,我們要學會預防問題的發生。當問題發生了,我們要學會接受及面對。」

感恩珍惜 當全職社工

「看不到我更好﹗我有什麼好說,該說的應是機構的受惠者吧﹗」作為機構的行政總裁,溫麗友行事沒有架子,極為低調,也極少受訪,只喜歡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發光發熱,「由我去說是沒用的,從康復者口中說出來才更有說服力,我們只是在他們背後支持」。

念中學時,溫麗友已開始服務社會,考進香港大學後,她參與大學社會服務組織所辦的大小活動,當中最深刻的一次,是當一班貧窮孩子的教師,教他們中英文,「在60年代,大部分人都要為生活而『捱』,考入大學是很困難的事,看到眼前的孩子,想到自己能夠入讀大學,實在很幸福,所以我一定回饋社會」。有天分的人亦未必有能力把書讀好,溫麗友既有讀書的天分亦能將之完全發揮,她為自己的際遇而感恩,並格外珍惜。

接管新生康復會 擔起改變人的工作

1969年,溫麗友在港大文學院畢業後,教了兩年預科英文,便轉職義務工作發展局,展開社工生涯,「教了兩年多,覺得工作重複和有點悶,ê時自己一直有做義工,心想倒不如全情投入吧﹗」70年代初期,香港還沒有社工這一行,亦沒有具規模的社會福利機構,「就連『義工是什麼』也要費上一番唇舌解釋,要當社工根本不用考試或註冊,只要有心便可」。溫麗友當上全職社工,全情投入新工作的熱情,奠定了她往後的成就。

在義務工作發展局工作,溫麗友認識了新生精神康復會的創辦人劉曼華醫生,「ê時候該會正籌劃在荔枝à醫院(現已結束)開設小食部,讓義工帶領一班精神病康復者經營,協助康復者融入社區,劉醫生更點名希望我幫忙」。就是這次接觸,令溫麗友與精神病復康工作結下不解緣。

1981年,新生精神康復會增設受薪總幹事職位,負責會務營運,劉醫生力邀溫麗友出任。溫麗友覺得這份挑戰很有意思,下決心「接管」新生精神康復會4個單位共20多名員工。

能夠看到康復者一個一個從幽é中爬出,各自發揮「小宇宙」,並逐步返回社會,溫麗友覺得好滿ì,「這是一種改變人的工作,我們要協助他們由依賴變成獨立,這是意識上的改變,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精神病,這是不能控制的,我們要學會預防問題的發生。當問題發生了,我們要學會接受及面對」。

帶領走出幽é 重拾自我價值溫麗友(Deborah)笑說,自己不過是個受薪職員,「我只是合約履行者,將政府的資助轉化,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A、B、C、D餐」。這些套餐對精神病康復者來說,是人間美食。

精神病康復者原可以依靠綜援生活,但溫麗友覺得這會讓他們失去自我價值,「他們什麼也不用做也會有錢,若幫助他們回到社會,讓他們從病人的身分回到康復者的身分,當中所做的不止是『服務』,而是要讓患過病的人能夠再次站起,有尊嚴地生活下去」。

幫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尋找生活寄託,已成溫麗友的終身任務,「在社福界中,我是政策的推動者,找出有利精神病人和殘疾者的方案,因應社會的訴求及需要,去創新服務」。另一邊廂,
她憑自己多年經驗,帶領一班熱心人士,把新生精神康復會的服務做到最好。

社企先行者 未怕被擲死老鼠

「社會的改變日新月異,要勇於向難度挑戰、與時並進方會有成果。」

「什麼才是最好﹖事實上目標是我們自訂的,作為復康機構,我們可以只做數個服務項目便『收工』,但是要真正做出成果,便要不斷創新。」

創新生農舍 宣傳善待弱勢社群

正如她所說,創新是必須的,由新生精神康復會開辦的新生農舍便是近年倡議的「社會企業」先行者,溫麗友覺得有帶頭的必要,把對待弱勢社群的正確概念帶進社會。

「精神病人一向不為社會接受,一般人覺得他們只比監犯和隱君子好一點點。」入職初期,溫麗友便有過這樣的經歷﹕「83年我到沙田開會,商討興建康復者過渡期宿舍的問題,前往與當時仍是沙田政務專員的曾蔭權開會時,遇上街坊向我們擲死老鼠。」ê時人們的思想還是很不開通,更遑論要他們接受自己住處附近開設一間供精神病康復者入住的宿舍,「宿舍原定於83年開始運作,但受到82年精神病漢闖進安安幼稚園斬死斬傷孩子一事影響,市民對精神病人更加抗拒」,結果宿舍延至85年才投入服務。

求盡己責 為工作驕傲

「社會的改變日新月異,要勇於向難度挑戰、與時並進才會有成果,不進則退嘛。」這就是溫麗友工作的態度﹕「最重要的是盡責任,畢竟社工既不是神仙,不是萬能的,能做到完成合理期望,便算盡了責任。」這是溫麗友待人處事的信念,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她更是萬二分確信,「最重要的是守誠信,我為對過往所做的一切感到光榮」。

實幹不畏艱 未懼荊棘滿途

25年來投身精神復康工作,溫麗友說﹕「什麼風浪我沒見過呢﹖」連死老鼠也收過了,這些日子是怎樣捱下去的呢﹖「對我來說,過程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果,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實事實幹、做好自己,回報自然會來的。」荊棘滿途只是沿路的點綴,為的是要突顯美好的成果,「看到精神病康復者能重投勞動市場、融入社會,得到別人的接納便是最大的欣慰」。

「只懂得驚慌和逃避根本不能解決問題。」溫麗友希望改變傳媒和公眾對精神病人的敵視和偏見。溫麗友的辦公室,放了不少精緻的裝飾品,這些都是該會會友的製成品。

關閉本視窗

 

新生精神康復會小資料

新生精神康復會的前身為新生互助會,由當時荔枝à醫院院長劉曼華醫生與一群精神病康復者於1959年創辦,在1965年改組為新生精神康復會,旗下共設26個非牟利服務單位,包括宿舍、庇護工場及農場等,更為香港「社會企業」之先驅。該會期望透過培訓、研究及創新計劃,協助精神病康復者及智障人士盡展所能、融入社會,現時其服務對象總人數逾2000。

■網頁﹕www.nlpra.org.hk

 
 
       
Copyright © 2006-2007 HONG KONG SOCIAL WELFARE EMPLOYEES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